新津文旅盛宴:一朵荷花划动全域振兴的龙舟

​​"新津文旅盛宴启幕:千亩荷塘邂逅龙舟竞渡,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。"​​

成都平原的夏日总是来得热烈而诗意。当新津安西镇千亩荷塘的第一朵荷花悄然绽放,这座水城便开启了它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。"荷处有渔·只此安西"第七届荷花季的启幕,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的开始,更是一曲以生态为谱、文化为词、产业为韵的乡村振兴交响乐的前奏。而随着端午临近,这场荷香与龙舟鼓点交织的文旅大戏,正将新津推向成都近郊游的"C位"。

Featured Image

荷经济:一朵花的产业裂变

七年前,安西镇的荷花还只是田间地头的寻常风景;七年后,千亩荷塘已成为新津乡村振兴的"金色名片"。从单纯赏花到形成"观光—体验—采摘—美食—住宿"的全产业链,新津探索出了一条"农业打底、文化塑魂、旅游增收"的三产融合之路。数据显示,荷花季累计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,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显著,印证了"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"的发展理念。

今年的荷花季更以"消费荷"为引擎,创新打造四大消费新场景。白天的荷塘写生、采藕体验与夜晚的荷灯夜游、荷塘音乐会形成"白+黑"的时间闭环;荷香宴与荷塘民宿构成"食+住"的空间闭环;岸上文创市集与水上荷舟游园会则构建起"陆+水"的体验闭环。这种全时段、全空间的消费场景设计,让传统的赏花活动升级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。

龙舟力: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

当荷香还在空气中弥漫,新津的天府端午龙舟会已蓄势待发。作为2025成都世运会前规模最大的龙舟赛事,今年的龙舟会不仅是竞技场,更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验场。"1+1+N"的活动设计——一场民俗文化仪式展演、一场龙舟竞渡展演、N场配套活动——让古老的龙舟文化焕发现代活力。

值得关注的是赛事设置的创新。除传统龙舟赛外,新增的亲子组、企业组、国际组等组别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;滨河广场设置的龙舟、皮划艇体验区,则让观众变身为参与者。这种"去精英化"的赛事设计,正是新津文旅"以人为本"理念的生动体现。当海内外选手在新津的水道上挥桨竞渡,传统文化的种子也随着浪花播撒向更远方。

全域游:文旅融合的空间革命

从安西荷塘到南河龙舟,从农博园的非遗体验到花舞人间的生态观光,新津的端午文旅版图呈现出鲜明的"全域联动"特征。这种打破景区边界、整合区域资源的模式,正是当代文旅产业发展的前沿趋势。通过交通串联、票务互通、营销协同,新津将分散的文旅资源编织成一张有机网络,为游客提供"一站式"体验。

这种全域化发展背后,是新津对"水城"特质的深度挖掘。作为成都平原的"水乡",新津以水为脉,将荷塘、龙舟、湿地等水元素转化为文旅IP,构建起独特的地域识别系统。当游客在荷香中泛舟、在鼓声中竞渡,感受到的不仅是美景,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。

乡愁经济学:城市近郊的文旅密码

在都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,新津的文旅实践揭示了一个新兴市场的崛起——乡愁经济。都市人群对田园牧歌的向往、对传统节庆的怀念,催生了对近郊文旅的旺盛需求。新津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,以"半小时经济圈"的区位优势,打造出既保留乡土本真、又符合都市审美的文旅产品。

荷花季与龙舟会的成功,本质上是对都市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。当城市白领在荷塘边练习瑜伽,当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学习包粽子,这些场景背后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"诗意栖居"的永恒追求。新津的实践证明,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支撑,更需要成为都市人群的情感寄托。

夏日的风吹过新津,荷香与鼓声交织成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韵律。在这里,一朵荷花可以撬动一个产业,一艘龙舟能够唤醒千年记忆。当游客们漫步荷塘、呐喊助威,他们不仅是文旅消费的参与者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见证者。这场荷与舟的邂逅,正书写着成都平原上最富诗意的文旅新篇。

相关内容

星空下的西夏陵:沉睡千年的王朝在星辉中苏醒
​乐享多彩暑期:从传统消夏到智慧成长的全景图鉴​
美国得州洪灾:129人遇难166人失踪背后的气候危机与救援困境
​夜访鄂州花湖机场:全球第四大货运枢纽的”不眠”密码​
河南济源:黄河河床上的”大地沙画”——自然伟力与人类智慧的千年对话
​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:118家企业共筑汽车产业新生态​
投稿